PDF
导出
分享
收藏
专辑
2卷 第4期
纸质出版日期: 2018 ,
Scan QR Code
李丽华. 姜玉琴“校园三部曲”的女性主体建构与书写[J]. 批评理论, 2018,2(4):83-92.
李丽华. 姜玉琴“校园三部曲”的女性主体建构与书写. [J]. Critical theory(chinese version), 2018, 2(4): 83-92.
李丽华. 姜玉琴“校园三部曲”的女性主体建构与书写[J]. 批评理论, 2018,2(4):83-92. DOI:
李丽华. 姜玉琴“校园三部曲”的女性主体建构与书写. [J]. Critical theory(chinese version), 2018, 2(4): 83-92. DOI:
本文以《粉色蝴蝶》( 2012 )为基底,呈现姜玉琴长篇女性小说《粉粉三 部曲》的多重女性主题和艺术价值。《粉粉三部曲》把爱读书的知识女性推到台 前,藉由阴性书写、元叙述策略,并在对话、自白中运用幽默和反讽,极大地凸显 作者的叙述权威。三部曲在当下中国女作家书写中刮起了一股独具特色的写作 风格。尤其是鲜明的元叙述策略,铺成了一条与故事平行的线索,暴露作者 / 李粉通过生产小说,这种在知识分子学术生涯评价中不考量,但原创性极高的艺术作 品,一方面,嘲弄高校职称评价体系,体现女知识分子敢于向体制权威和学术权 威说不的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另一方面,建立起了另一种更具文学艺术价值的 “虚构的权威”,从而为我们思考三部曲女性人物的主体性,以及三部曲在中国文 学史中的地位提供了诸多考量。
姜玉琴 校园三部曲阴性书写女性主体元叙事
安东尼·吉登斯 . 《亲密关系的变革》 . 陈永国,汪民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艾小明 . 《世纪文学与中国妇女》 .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8.崔大华 . 《庄子研究》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姜玉琴 . 《粉色蝴蝶》 . 广州:花城出版社, 2012.海伦·西苏 . 《美杜莎的笑声》 . 张京媛 .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从潜意识这一幕到历史的那一景》 . 张京媛 .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黄哲伦 . 《蝴蝶君》 . 张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刘慧英 . 《走出男权的藩篱》 . 北京:三联书店, 1996.马姝 . 《女性视角下的当代“围城”》, 《文学报》, 2018 年 04 月 05 日,第 008 版 .苏珊·布朗米勒 . 《女性特质》 . 徐飚,朱萍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苏珊·兰瑟 . 《虚构的权威》 . 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施叔青 . 《她名叫蝴蝶》 . 广州:花城出版社, 1999.寿静心 . 《女性文学的革命》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吴晶莹 . 《论蝴蝶意象在李商隐诗中的多重涵义》 . 《浙江学刊》, 2001.西蒙娜·德·波伏娃 . 《第二性》 . 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朱莉亚·克里斯多娃 . 《妇女的时间》 . 张京媛 .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赵毅衡 . 《读书女人的命运》 . 《中华读书报》, 2018 年 05 月 16 日,第 11 版
Related Articles
Related Author
Related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