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导出
分享
收藏
专辑
1卷 第3期
纸质出版日期: 2017 ,
Scan QR Code
申秋, 熊跃根. 时间中的社会政治: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演进过程——种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J]. 社会政策评论, 2017,1(3):74-110.
申秋, 熊跃根. 时间中的社会政治: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演进过程——种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 [J]. Social policy review(chinese version), 2017, 1(3): 74-110.
申秋, 熊跃根. 时间中的社会政治: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演进过程——种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J]. 社会政策评论, 2017,1(3):74-110. DOI:
申秋, 熊跃根. 时间中的社会政治: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演进过程——种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 [J]. Social policy review(chinese version), 2017, 1(3): 74-110. DOI:
农村扶贫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的工作重点,政府主导的扶贫工作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近年来,以精准扶贫政策为基准的脱贫攻坚是中国在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形成了多部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扶贫格局。本文提出了“中国的扶贫政策是如何演变的”这一核心问题,从扶贫政策对象的“目标瞄准”这一主要机制出发,回顾了中国扶贫开发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了当前精准扶贫的内容及政策体系,从制度变迁中政策变化的逻辑对“精准扶贫”的政策意涵进行了阐释。
农村扶贫精准扶贫演进过程历史制度主义
Dutrey , A. P. 2007. “ Successful Targeting? Reporting Efficiency and Cost i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rogrammes ”, Social Policy and Development Programme Paper ,Number 35 , UNRISD.[2] Ravallion , M. , and Chen , S.H. 2007. “ China ’ s (Uneven) Progress against Poverty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82(1): 1-42. [3] Pierson , P. 2004. History , Institutions , and Social Analysi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4] 黄承伟,“中国扶贫开发道路研究 : 评述与展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16 年第 5 期。[5] 李小云,张雪梅,唐丽霞,“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年第 4 期。[6] 刘坚,《中国农村减贫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 。[7] 刘占勇, “精准扶贫思想内涵特征及对扶贫实践的启示”, 《江汉学术》, 2016 年第 4 期。[8] 陆汉文,黄承伟,《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 (2016) :精准扶贫战略与政策体系》,中国科学出版社, 2016 。[9] 倪慧群,黄宏,钟耿涛 等,“对广东省“双到”扶贫开发模式的思考”,《广东农业科学》,2011 年第 17 期。[10] 田珍,“城市化与农民生活方式演进的互动机理研究”, 《农业经济》, 2007 年第 1 期。[11] 汪三贵,“中国特色反贫困之路与政策取向”,《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0 年第 4期。[12] 汪三贵,“中国扶贫资金的管理体制和政策评价 ”, 《老区建设》, 2008 年第 3 期。[13] 汪三贵,“中国的农村扶贫 : 回顾与展望”,《农业展望》, 2007 年第 1 期。[14] 王汉生,王一鸽, “目标管理责任制 : 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社会学研究》, 2009年第 2 期。[15] 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 50 年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论析”,《当代中国史研究》, 1999年 z1 期。[16] 熊跃根, “福利的理念和中国社会政策的限制——一种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2012 年第 8 辑。[17] 熊跃根,“作为社会治理的社会政策实施 : 技术理性与政治实践的结合”, 《江海学刊》,2015 年第 4 期。[18] 徐月宾,刘凤芹,张秀兰, “ 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反思—— 从社会救助向社会保护转变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年第 3 期[19] 郇建立,“国家政策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2002 年第 2 期。[20] 尹虹潘,刘姝伶,“中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 基于 2000 — 2009 年数据的全国人口细分算法”,《中国人口科学》, 2011 年第 4 期。[21] 张磊, 《中国扶贫开发历程 :1949 — 2005 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22] 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 年第 1 期。[23] 郑杭生,李棉管,“中国扶贫历程中的个人与社会—— 社会互构论的诠释理路”,《教学与研究》, 2009 年第 6 期。
Related Articles
Related Author
Related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