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导出
分享
收藏
专辑
2卷 第3期
纸质出版日期: 2018 ,
Scan QR Code
郭秀云, 朱勤. 户籍改革中的差序格局——基于“户籍附加利益剥离”典型案例的分析[J]. 社会政策评论, 2018,2(3):66-77.
郭秀云, 朱勤. 户籍改革中的差序格局——基于“户籍附加利益剥离”典型案例的分析. [J]. Social policy review(chinese version), 2018, 2(3): 66-77.
郭秀云, 朱勤. 户籍改革中的差序格局——基于“户籍附加利益剥离”典型案例的分析[J]. 社会政策评论, 2018,2(3):66-77. DOI:
郭秀云, 朱勤. 户籍改革中的差序格局——基于“户籍附加利益剥离”典型案例的分析. [J]. Social policy review(chinese version), 2018, 2(3): 66-77. DOI:
改革过程即是一个制度变迁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户籍制度改革也不例外。从制度变迁视角看,改革进展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替代性机制或工具的选择空间;二是主体间的利益博弈;三是寻求改革成本较低的时机。“户籍附加利益剥离”属于制度内的存量性改革,是现阶段户籍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径之一,体现了制度理念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回归。文章以粮油及生活必需品票证制度、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制度等几类典型政策为例,探寻“利益剥离”的影响 因素及演化路径。研究发现,利益性质、利益相关主体及其在政策网络中所处的位置,是影响“利益剥离”的重要变量,不同政策领域的利益剥离程度存在差异。基本表现是,离市场经济越近、市场化程度越高的领域,市场化机制越能够发挥作用,户口与利益的剥离程度越高;离市场经济越远、市场化程度越低的领域,剥离程度越低,呈现出显著的差序格局。
户籍制度改革差序格局利益剥离
王太元 . 户籍改革:剥离附着利益 [J]. 嘹望新闻周刊, 2005(20):34-35.[2] 陆益龙 . 户口还起作用吗—— 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8(1):149-162.[3] 陆益龙 . 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457-470.[4] 王太元 . 剥离附着利益,还户籍制度真面目 [J]. 中国经济周刊, 2009(12):32-33.[5] 胡星斗 . 废除户籍制度,建立身份证管理系统的呼吁书 [EB/OL].[2007-08-23]http://www.vankeweekly.com/bbs/?p=656284.[6] 费孝通 . 乡土中国 [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7] 孙立平 . 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 [J]. 社会学研究, 1996(5):22-32.[8] 童星,瞿华 . 差序格局的结构及其制度关联性 [J]. 南京社会科学, 2010(3):42-48.[9] 王清 . 利益分化与制度变迁—— — 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 [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1.[10] 道格拉斯·诺斯 .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M]. 陈郁,罗华平,等译 .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4:127-128.[11] 郭秀云 . 户籍制度功能异化与渐进回归—— — 兼论“后户籍时代”政策议题 . 社会科学, 2016(2):64-76.[12] 赵德余 . 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及其渐进式特征—— 博弈论的视角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9(5):164-171.
Related Articles
Related Author
Related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