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导出
分享
收藏
专辑
4卷 第2期
纸质出版日期: 2020 ,
Scan QR Code
李乾.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未来模式[J]. 发展经济学, 2020,4(2):81-90.
李乾.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未来模式. [J]. Development economics of china(chinese version), 2020, 4(2): 81-90.
李乾.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未来模式[J]. 发展经济学, 2020,4(2):81-90. DOI:
李乾.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未来模式. [J]. Development economics of china(chinese version), 2020, 4(2): 81-90. DOI:
随着国内外环境变化,经济增长与积累、制度变革与升华、技术创新 与进步推动经济发展模式不断转型与深化。我国经济发展最初开始模仿西方的 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到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持续演化的历程,步入了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时代的进步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创造了条件并提出了挑战,现阶段我国总结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中国仍将在较长时间内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改变,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预测可为“两坚持” “两注重”及“两构筑”。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辩证统一的发展模式,坚持创新引领高质量开放型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 全民幸福感的综合发展,更加注重绿色生态文明内涵式发展模式;构筑内需-出口-投资协调拉动经济的发展模式,构筑共享经济集约协同的发展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未来发展模式
[1]温锐,汪忠列. “近世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04):152-155.[2]柳思维.西方经济强国模式类型及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J].大国经济研究,2010(00):101-118.[3]程恩富,王中保.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辨析[J].领导之友,2009(06):27-29+36.[4]吴增基.论“中国模式”可持续的条件[J].理论探讨,2005(01):5-9.[5]常修泽.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论[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14(04):13-19.[6]梁波.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J].科学社会主义,2009(04):16-20.[7]林毅夫,蔡昉,李周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8]吴苑华.具有中国元素和比较优势的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 —萨米尔·阿明解读中国经济[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27-36+59.[9]金碚.域观范式下的中国经济现代化理论与实践[J].现代经济探讨,2019(12):1-4.[10]周善乔.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与重构[J].学海,2010(03):75-79.[11]孙剑.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轨迹与演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02):170-175.[12]颜鹏飞,丁霞.中国经济模式是一个凸显“变革”的转型模式[J].当代经济研究,2011(12):58-63+93+2.[13]郭熙保.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转变[J].当代财经,2011(03):5-11.[14]黄卫平.对当前深化经济发展模式变革的再探讨[J].经济问题,2012(07):9-14+117.[15]郭熙保,马媛媛 . 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J]. 江海学刊,2013(01):72-79+238.[16]高辉清,郝彦菲.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J].中国金融,2013(10):61-63.[17]赵莉.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色”所在[J].新视野,2014(01):62-66.[18]钱龙,汪茂泰.经济增长模式的发展路径及其启示 — —兼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选择[J].科技与经济,2009,22(04):73-76.
Related Articles
Related Author
Related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