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卷 第2期
纸质出版日期: 2020 ,
Scan QR Code
蒋开屏. 服务创新主导逻辑下农村金融服务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 发展经济学, 2020,4(2):119-125.
蒋开屏. 服务创新主导逻辑下农村金融服务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J]. Development economics of china(chinese version), 2020, 4(2): 119-125.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是当前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 之一。文章梳理了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与城乡统筹、乡村振兴、新型经营主体、主要模式与路径等方面的研究热点,并以服务创新理论为主导逻辑,对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一是围绕金融服务创新的类型拓展农村金融服务在产品、服务、架构、管理方法过程、组织创新等方面的创新的实证研究;二是结合金融服务创新的需求进行各个要素创新的实证研究;三是展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 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中的相关研究。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是当前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 之一。文章梳理了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与城乡统筹、乡村振兴、新型经营主体、主要模式与路径等方面的研究热点,并以服务创新理论为主导逻辑,对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一是围绕金融服务创新的类型拓展农村金融服务在产品、服务、架构、管理方法过程、组织创新等方面的创新的实证研究;二是结合金融服务创新的需求进行各个要素创新的实证研究;三是展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 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中的相关研究。
服务创新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服务创新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2]魏岚.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研究[D]. 吉林大学,2013.[3]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08)[R],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9[4]中国银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截至2018年 12 月底)[EB/OL]. http://www. cbrc. gov. cn /govView_D63FDEEA25C44D089BC1DB5BA70B10CA.html,2019.02.11.[5]温涛.新形势下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现实思考 — —基于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0,31(10):34-41+111.[6]冯毅.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 —成都实践及思考[J].农村经济,2011,(05):40-44.[7]赵洪江,李治刚,黄建.城乡统筹进程中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创新研究[J].农村经济,2008,(05):88-90.[8]何广文,何婧.农村金融转型发展及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创新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8,(12):14-18.[9]何广文,刘甜 .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农村金融困境与创新选择[J]. 学术界,2018,(10):46-55.[10]冯兴元,孙同全,韦鸿.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逻辑[J].社会科学战线,2019,(02):54-64.[11]王彦,田志宏.如何实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 —基于日本金融支农政策演变的经验借鉴[J].现代经济探讨,2020,(05):117-125.[12]郑良芳.美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值得借鉴[J].经济研究参考,2013,(66):37.[13]范方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差异化监管体系构建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8,(11):50-57.[14]杜英娜,王文青.农村金融服务一体化模式建构 — —基于河北省保定市的个案分析[J].农村经济,2009,(04):74-77.[15]孙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创新体系研究 — —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03):93+102.[16]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国情调研课题组,胡滨.农村金融服务的“苏南模式” — —兼论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方向[J].中国金融,2010,(12):52-54.[17]张艳花.探寻农村金融服务契合点 — —两个农村信贷创新模式解析[J].中国金融,2010,(08):83-87.[18]黄益平,王敏,傅秋子,张皓星.以市场化、产业化和数字化策略重构中国的农村金融[J].国际经济评论,2018,(03):106-124+7.[19]程百川,金鑫 .关于互联网金融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理论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17,39(09):41-43.[20]鲍文爽.互联网金融平台填补农村金融需求空白[J].人民论坛,2019,(05):78-79.[21]赵俊英.低碳农业发展与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路径研究 — —基于碳金融视角[J].生态经济,2012,(05):68-71.[22]杜婕,霍焰.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的制度分析[J].财贸经济,2013,(03):79-84+111.[23]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和农经司课题组. 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16(4):3-28.[24]陈钦,林秋斌.农村金融扶贫效果分析 — —基于我国26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9,(02):37-43.[25]吴刘杰,张金清.基于窗口参比Malmquist指数的农村金融支农效率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9,39(08):64-74.[26]温涛,熊德平. “十五”期间各地区农村资金配置效率比较[J].统计研究,2008,(04):82-89.[27]温涛,董文杰,何茜.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效率评价与路径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8,(02):63-72+97.[28]高远东,温涛,王小华.中国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减贫效应的空间计量研究[J].经济科学,2013,(01):36-46.[36]魏江,陶颜 .金融服务创新的过程模型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52-59.[29]王劲屹.农村金融发展、资本存量提升与农村经济增长[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5(02):64-81.[30]冉光和,蓝震森,李晓龙.农村金融服务、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村可持续消费[J].管理世界,2016,(10):176-177.[31]徐明凡,刘海宁.我国农村信贷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 —基于与美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比较[J].兰州学刊,2013,(08):132-137.[32]齐红倩,李志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消费影响的时变特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8,(03):110-121.[39]魏江,BODEN M.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7.[40]湛军.国外服务创新研究演变历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05):79-93.[40]狄蓉,赵袁军,许桂苹.服务创新研究脉络梳理与趋势展望 — —基于HistCite的知识图谱分析[J].技术经济,2017,36(06):72-79.
[1]Schumpeter,Joseph A.,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Cambridge[J],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11.[33]Barras,R.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in services[J].Research Policy,1986,15:161-173.[34]Djellal,F.and Gallouj,F.Patterns of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in service firms:postal surveyresults and theoretical models[J].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2001,28(1):57-67.[35]Gallouj,F.Innovation in services and the attendant old and new myths[J].The Journal ofSocio-Economics,2002,31:137-154.[37]Gadrey.J,Gallouj.F,Weinstein.O.New modes of innovation:how services benefit indust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1995.6:4-16.[38]Bitran.G,Pedrosa.L. A Structured Product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for Service Operations[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1998,16(2):169-189.
Related Articles
Related Author
Related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