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导出
分享
收藏
专辑
3卷 第1期
纸质出版日期: 2019 ,
Scan QR Code
雷俐. 中国与南亚国家货物贸易竞争互补关系及动态变化 —— — 基于网络分析法[J]. 发展经济学, 2019,3(1):24-41.
雷俐. 中国与南亚国家货物贸易竞争互补关系及动态变化 —— — 基于网络分析法. [J]. Development economics of china(chinese version), 2019, 3(1): 24-41.
雷俐. 中国与南亚国家货物贸易竞争互补关系及动态变化 —— — 基于网络分析法[J]. 发展经济学, 2019,3(1):24-41. DOI:
雷俐. 中国与南亚国家货物贸易竞争互补关系及动态变化 —— — 基于网络分析法. [J]. Development economics of china(chinese version), 2019, 3(1): 24-41. DOI:
本文分析了 2005 - 2016 年中国与南亚国家贸易格局、贸易竞争与互补关系,同时运用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与南亚国家整体的贸易关系。研究表 明: ( 1 )近年来,中国与南亚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迅速,但同时进出口贸易逆差也不断扩大。( 2 )总体上,中国与南亚国家的贸易关系密切,贸易网络密度有所上升,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贸易互补性大于贸易竞争性。( 3 )中国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巴基斯坦的贸易关系属于偏互补型,贸易竞争较弱,而贸易互补性强;与印度的贸易关系则属于兼具型,竞争性和互补性都比较显著,但互补性更强。( 4 ) 中国与南亚国家间的出口关系和互补关系有向少数国家集中的趋势,而竞争关系 逐渐被分散。基于此,本文提出要从优化产品贸易结构,拓宽贸易范围;增强双边 产业互动;充分利用已有合作平台,创造贸易条件这三方面来促进中国与南亚国 家货物贸易持续发展。
南亚贸易关系网络分析方法
邓靖,李敬 . 2018. 网络分析视角下中印新三国贸易竞争互补关系研究 [J]. 亚太经济 (01):76-82+147.[2] 杜秀红 . 2015.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印货物贸易结构分析: 2002 - 2014 年 [J]. 审计与经济研究 (06):106-112.[3] 胡本海,辛仁杰 . 2012. 南亚国家市场状况与特点—— — 兼析云南省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的潜力 [J]. 经济问题探索 (06):73-80.[4] 胡艺,杨晨迪,沈铭辉 . 2017.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南亚诸国贸易潜力分析 [J].南亚研究 (04):78-92+153-154.[5] 李锋,杨宇 . 2018.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的经贸合作研究—— — 基于动态演化博弈模型 [J]. 经济问题 (07):77-84.[6] 李慧玲,马海霞,陈军 . 2016.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印、中巴贸易增长因素研究——基于修正的 CMS 模型分析 [J]. 经济问题探索 (03):127-135.[7] 罗伯特· J ·凯伯 . 2012. 国际贸易(第 13 版)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 孙致陆,李先德 . 201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印度农产品贸易发展研究—— — 基于贸易互补性、竞争性和增长潜力的实证分析 [J]. 国际贸易问题 (12):68-78.[9] 万广华, Qureshi M S ,伏润民 . 2008. 中国和印度的贸易扩张:威胁还是机遇 ?[J]. 经济研究 (04):66-77+118.[10] 王喜莎,李金叶 . 2016. 中国与巴基斯坦双边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J]. 上海经济研究 (11):65-74.[11] 王志民 . 2014. 西南周边地缘态势与“南方丝绸之路”新战略 [J]. 东北亚论坛 23(01): 94-105+127.[12] 闫成海 . 2003. 从贸易结构看中国与印度经济间的竞争关系 [J]. 世界经济 (01):57-60.[13] 余妙志,梁银锋,高颖 . 2016. 中国与南亚地区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 —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 [J]. 农业经济问题 (12):83-94+112.[14] 约翰·斯科特 . 2007.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刘军译) [M]. 重庆大学出版社
Related Articles
Related Author
Related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