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卷 第1期
社会学视野下数字劳动研究综述
社会学视野下数字劳动研究综述
- 2025年9卷第1期 页码:143-148
纸质出版日期:2025-01-30
DOI:10.12184/wspcyycxWSP2516-413932.20250901
Scan QR Code
9卷 第1期
山西师范大学 社会学与法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纸质出版日期:2025-01-30
Scan QR Code
张怡雯.社会学视野下数字劳动研究综述[J].创业与创新,2025,09(01):143-148.
张怡雯. 社会学视野下数字劳动研究综述[J].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2025, 9(1): 143-148.
张怡雯.社会学视野下数字劳动研究综述[J].创业与创新,2025,09(01):143-148. DOI: 10.12184/wspcyycxWSP2516-413932.20250901.
张怡雯. 社会学视野下数字劳动研究综述[J].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2025, 9(1): 143-148. DOI: 10.12184/wspcyycxWSP2516-413932.20250901.
近几年来,在社会学视野下开展了大量有关数字劳动的研究,具有鲜明的风格及独特贡献,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有明显的学术推进,本文回顾了中国社会学界较有影响力的数字劳动研究,从数字劳动的过程与控制、劳动主体性、自由与不稳定、情感与审美视角四个方面梳理其学术脉络。
谢芳芳,燕连福."数字劳动"内涵探析——基于与受众劳动、非物质劳动、物质劳动的关系[J].教学与研究,2017(12):84-92.
刘雨婷,文军."数字"作为"劳动"的前缀:数字劳动研究的理论困境[J].理论与改革,2022(1):117-131.
豆莹莹,张文喜.数字劳动的内涵界定、双重维度及异化机制[J].北京社会科学,2022(4):58-66.
成军青,薛俊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数字劳动本质探析[J]改革与战略,2020,36(11):44-51.
谭惠灵.数字劳动的政治经济学解析[J].上海管理科学,2023,45(1):39-42.
周延云,闫秀荣.数字劳动和卡尔·马克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郑旭.媒介时间控制下的数字劳动:竞速、规训与剥削[J].城市党报研究,2023(12):86-89.
毛勒堂.数字劳动正义:出场语境、基本要义及实现路径[J].江海学刊,2023(4):40-46.
孙萍,廖文钰,陈欣欣.关于平台、劳动与媒介研究的历史回溯与理论思考[J].全球传媒学刊,2023,10(5):4-23.
朱方明,贾卓强.平台经济的数字劳动内涵与价值运动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43(3):114-121,2.
哈里·布雷弗曼.劳动与垄断资本—20世纪中劳动的退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顾楚丹,杨发祥.驯化抑或互构——社交平台"数字灵工"的算法实践[J].探索与争鸣,2023(5):87-99,179.
黄再胜.算法控制、"自我剥削"与数字劳动的时空修复——数字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LPT研究[J].教学与研究,2022(11):97-112.
孙萍."算法逻辑"下的数字劳动:一项对平台经济下外卖送餐员的研究[J].思想战线,2019,45(6):50-57.
陈龙."数字控制"下的劳动秩序——外卖骑手的劳动控制研究[J].社会学研究,2020,35(6):113-135,244.
庄家炽.资本监管与工人劳动自主性——以快递工人劳动过程为例[J].社会发展研究,2019,6(2):25-42,242.
吕鹏.作为数据的劳动:网络主播的数字劳动及其治理研究[J].社会科学,2023(1):153-168.
吴清军,李贞.分享经济下的劳动控制与工作自主性——关于网约车司机工作的混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8(4):137-162.
邢朝国,李季垚.代驾司机数字劳动不稳定性的算法形塑机制及其主体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23(7):49-56,14.
丁未.遭遇"平台":另类数字劳动与新权力装置[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28(10):20-38,126.
姚建华.人工智能中的"人工":众包平台的实践与反思[J].新闻战线,2020(7):75-76.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3)[R].北京: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2023.
蔡玉胜,吕静韦.数字时代零工经济的用工关系特点、发展困境及突破路径[J].天津社会科学,2023(6):111-116.
李胜蓝,江立华.新型劳动时间控制与虚假自由—外卖骑手的劳动过程研究[J].社会学研究,2020(6):91-112,243-244.
唐晓琦.工作情景、时间体验与不同劳动体制下的自由感知——关于青年群体"奔赴零工"现象的反思[J].中国青年研究,2022(4):94-102.
胡莹,卢斯媛.平台零工劳动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基于众包型数据标注师的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3,37(1):33-41.
孙慧,赵道静."网约车"司机的群体特征与职业困境[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21,36(1):10-15.
姚建华.零工经济中数字的困境与对策[J].当代传播,2018(3):66-68.
文军,刘雨婷.新就业形态的不确定性:平台资本空间中的数字劳动及其反思[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1(6):92-106.
特纳,斯戴兹.情感社会学[M].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Hochschild, Arlie. The Managed Heart: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张一璇.劳动空间在延伸——女性网络主播的身份、情感与劳动过程[J].社会学评论,2021,9(5):236-256.
周孟杰,徐生权,吴玮.网络里的甘愿劳动:秀场女主播的建制民族志研究[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1,74(3):96-106.
钱霖亮.低度包装与本真性展示:中小带货主播的阶层化数字劳动[J].浙江学刊,2021(3):132-142.
吕鹏.线上情感劳动:短视频/直播、网络主播与男性气质——基于快手的数字民族志研究[J].社会科学,2021(6):179-192.
万仞雪.新生代审美劳动者的劳动过程与自我锻造[J].当代青年研究,2021(6):93-99.
吴鼎铭,朱燕钦.论互联网产业中的审美劳动转型与实践[J].中国图书评论,2022(8):47-55.
牛天.规制的美丽:平台中介下女性团课教练审美劳动的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21(6):17-31.
刘芳儒.游戏陪练的审美劳动及自我商品化[J].中国青年研究,2022(2):53-60.
周飞舟.将心比心:论中国社会学的田野调查[J].中国社会科学,2021(12):37-54,200.
Related Articles
Related Author
Related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