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导出
分享
收藏
专辑
6卷 第8期
南京林业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8
纸质出版日期:2025-08-30
Scan QR Code
庄丽娜.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与实践模式探索[J].发展教育学,2025,06(08):243-246.
庄丽娜. (2025). 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与实践模式探索. Development Pedagogy, 6(8), 243-246..
庄丽娜.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与实践模式探索[J].发展教育学,2025,06(08):243-246. DOI: 10.12184/wspfzjyxWSP2634-793865.20250608.
庄丽娜. (2025). 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与实践模式探索. Development Pedagogy, 6(8), 243-246.. DOI: 10.12184/wspfzjyxWSP2634-793865.20250608.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重要思想,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经过理论及政策研究,整合分析探索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构建“横向融通、纵向进阶”的矩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创新模式,从而达到“外延扩展、内涵提升”的教育实践效果。
王露.以思政课推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教学"N+4+3"模式探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1,32(1):57-64.
吴鹏.多层共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模式研究--基于层次分析的视角[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0(6):25-34.
刘荣,王明东,肖建乐,耿嘉懿."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7(3):5-16.
何明,覃延佳.立维护民族团结之德,树促进民族团结之才--新时代云南大学民族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0,12(4):136-141.
王艳,刘毅."两个深度"教育模式:创新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路径[J].民族学刊,2020,11(4):66-73,133-135.
郭林鸢.民族地区中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模式个案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
天津职业大学."横向融通、纵向贯通"构建思政课建设大格局[EB/OL].人民网,2022年8月11日[2025-06-26].http://m.toutiao.com/group/7130443825943839236/?upstream_biz=doubao.
杜成露.齐心共建共育共陪,助力交往交流交融——三明市列东中学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路径[J].福建教育,2023(15):8-11.
叶晓霞.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践路径[C]//香港新世纪文化出版社.2023年第三届创新人才培养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3:559-560.
纪恩焱,王琴,纪晓祺,等.广西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优化路径研究[J].大众文艺,2023(6):149-151.
Related Articles
Related Author
Related Institution